你的位置:首页 > 公告动态 > 行业新闻

印刷人:互联网时代 你会用大数据么

琛洁印刷材料   2015-5-7 20:44:34      点击:

我们每天利用微信、微博各种手机上的APP,接收或传送信息,下载APP安装在计算机或手机后,注册了个人信息,几千万人使用了同一个APP后,软件公司就有了千万个个人资料,这么多资料放在软件公司的数据库里面,就是所谓的大数据吗?

 

  当然没这么简单。那只是客户关系数据库。

 

  看看谷歌是如何做的。他们透过美国不同地区民众搜寻和感冒相关联(头痛、流鼻水等)的关键词,就能预测美国流感爆发的地区和时间,和美国疾病管制局收集各大小医院病历得到的数据,整理出来和预测的一样准确,却比疾病管制局早了几个月。

 

  谷歌一天有上亿笔的搜寻数据,和疾病管理局一两年的数据比较,找出其中十几个关键词的关联性,第3年就成功预测了各地区流感的爆发期。

 

  台湾一家电视收视率调查单位和2000个家庭签约,把他们家的电视遥控器信号接收过来,收集了这些家庭每一天某一时段收看电视的记录,什么人看这个节目,以此作为广告商向广告主收广告费的依据。2000个家庭代表台湾2300万人口的收视情况似乎不够严谨,电视广告费很昂贵,但是广告主没有更好的参考依据,只好稀里糊涂付钱看运气了。

 

  只要你用一个APP去查询搜索网站的关键词数目,或是到社群网站去查被转载的内容数量,就知道一个节目是火还是冷。以往依靠民意调查生存的公司,早就数字化转型或关门大吉了。

 

  亚马逊当初在网络上从卖书起家,因为聘请编辑写书评和读后感,让买书的人快速了解书的内容,因而加速了卖书的销量,打败了当时其他的网络书店。后来,卖的书多了,就有了大数据,就能从客户买书的统计中,理出一个比例,如买食谱的人有的也会买推理小说,或者科普书和武侠小说有同样的关联,有大数据不需要研究“为什么”,只要知道“是这样”就行了。

 

  一个顾客把食谱放进购物车,亚马逊就推荐几本推理小说;顾客把武侠小说放进购物车,就会看到科普书的广告,几年前亚马逊就把整个写书评的编辑部门裁掉了,IT部门信誓旦旦不久的将来可以做到,每一个顾客到亚马逊买书,最后至少会多买一本书。

 

  印刷厂有应用大数据的例子吗?

 

  香港宝诺时从客户印名片的内容中发现,香港前100家大企业几乎都没有把名片交给宝诺时印刷,于是宝诺时成立特别业务部门专门去大企业争取把客户找出来,不但要帮他们印名片,还有许多其他的印刷生意机会可以期待。